信控青年|“三代党员三个天地” 00后大学生分享祖辈父辈和自己的入党初衷
2021-06-24  点击:[]

 

信控00后青年被上游新闻报道

“你为什么想入党?”

面对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的提问,出生于2001年的姚昊轩说,启发来自爷爷和父亲的经历。

姚昊轩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

6月20日,陕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姚昊轩受爷爷和父亲的启发,申请入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姚昊轩说,爷爷生于陕西西安附近一座山村。爷爷常讲的青春故事,总伴随着饥饿:“有饭吃是幸福,有肉吃是过年。”

1972年,爷爷来到当地一座名为“草坪村”的山村担任小学教师。

乡村教师12年,村里的孩子几乎都曾是爷爷的学生,爷爷也因此成为村里的模范。

可乡村教师苦,留不住人。周围的人都在想办法离开,爷爷却放弃了考大学、调动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山村小学继续教书。

后来,爷爷入了党,还要求父亲去考师范,当教师。

从姚昊轩记事起,父亲就很忙。每天忙工作、忙学校里杂七杂八的事情。

特别是姚昊轩上中学以后,学校离家远,每周他要独自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返家,却很少见到父亲来接他。

对此,姚昊轩也曾颇有微词。他不理解爷爷和父亲的选择:爷爷当年为什么要留在山村教书?父亲为什么事事要争先?

姚昊轩解释称,那时他还不懂。而自己的想法转变发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他发现,身边总有一些学长或同学在忙碌。他们在迎新、在服务同学、在承办着学校内一场场活动,虽然没有金钱或物质奖励,但他们是快乐的、干劲十足,并且他们是学生中优秀的榜样。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百名青年讲百年”活动中,姚昊轩用《三代党员,三个天地》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爷爷、父亲和他自己的入党经过。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之后,姚昊轩也加入其中,体会其中滋味。

他发现,无论是办一场活动忙到凌晨才回到宿舍,还是为了一个议题彼此争得面红耳赤,但结果总令人收获满满。姚昊轩说,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努力,身在其中,他感受到了“在一起”的温暖,也理解了“奉献”的价值。

于是,姚昊轩开始慢慢理解爷爷和父亲的选择。

正如爷爷所讲,他走了,村里娃谁来教?更何况,他还是党员,党员要讲奉献。

父亲说,他是党员,学校有事,社会上有事,他们党员必须上一线。

姚昊轩开始理解,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有些苦,必须有人去面对。

那么,谁去面对?谁去做?在学校,姚昊轩看到的是党员,在社会,亦是如此。

姚昊轩说,其实,帮人也是在帮自己。帮人的过程中,他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待人接物能力也在增强。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百名青年讲百年”活动中,姚昊轩用《三代党员,三个天地》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爷爷、父亲和他自己的入党经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姚昊轩受爷爷和父亲的启发,申请入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入党真是好事?姚昊轩从爷爷和父亲的经历现身说法,如果没想好,未必是好事。

入党是个“紧箍咒”,除了国法,还受党规约束。入党要求多,天天谈奉献,好处往后躲。事多,误会也就多……因此,选择入党,必须想好是否能不断自我鞭策,是否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否能做到荣辱与共……

一次偶然,姚昊轩发现了爷爷的“秘密”:在爷爷的衣柜下,用纸小心包裹着一些奖状和报道。其中包括爷爷获得“陕西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的奖状,也有当年媒体对爷爷的报道。

父亲告诉姚昊轩,这些是爷爷一辈子的骄傲。在外人看来,爷爷只是一名普通教师,若细细拆开,背后有太多关于奉献的故事可以娓娓道来。

姚昊轩说,爷爷无疑是幸运的,爷爷的默默付出至少没有被人遗忘。而国家那些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空母舰等标志性项目背后,又有多少人寂寂无名,又有多少人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默默为之付出。他们又为了什么?

姚昊轩将其理解为“信仰”的力量。

姚昊轩也在效仿爷爷和父亲的模样,决心入党。可入党不易,学生入党就更难。品行、能力、周围人评价……样样都是考核范围。正是因为争取者多,录取者少,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在看着,获评者才需要时时刻刻身体力行。

若问为什么这么难,还要入党?姚昊轩说,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一起帮扶、一起成长,不辱此生。入党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热血的事情。

转自:上游新闻

信控青年|“三代党员三个天地” 00后大学生分享祖辈父辈和自己的入党初衷
2021-06-24  点击:[]

 

信控00后青年被上游新闻报道

“你为什么想入党?”

面对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的提问,出生于2001年的姚昊轩说,启发来自爷爷和父亲的经历。

姚昊轩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

6月20日,陕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姚昊轩受爷爷和父亲的启发,申请入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姚昊轩说,爷爷生于陕西西安附近一座山村。爷爷常讲的青春故事,总伴随着饥饿:“有饭吃是幸福,有肉吃是过年。”

1972年,爷爷来到当地一座名为“草坪村”的山村担任小学教师。

乡村教师12年,村里的孩子几乎都曾是爷爷的学生,爷爷也因此成为村里的模范。

可乡村教师苦,留不住人。周围的人都在想办法离开,爷爷却放弃了考大学、调动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山村小学继续教书。

后来,爷爷入了党,还要求父亲去考师范,当教师。

从姚昊轩记事起,父亲就很忙。每天忙工作、忙学校里杂七杂八的事情。

特别是姚昊轩上中学以后,学校离家远,每周他要独自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返家,却很少见到父亲来接他。

对此,姚昊轩也曾颇有微词。他不理解爷爷和父亲的选择:爷爷当年为什么要留在山村教书?父亲为什么事事要争先?

姚昊轩解释称,那时他还不懂。而自己的想法转变发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他发现,身边总有一些学长或同学在忙碌。他们在迎新、在服务同学、在承办着学校内一场场活动,虽然没有金钱或物质奖励,但他们是快乐的、干劲十足,并且他们是学生中优秀的榜样。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百名青年讲百年”活动中,姚昊轩用《三代党员,三个天地》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爷爷、父亲和他自己的入党经过。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之后,姚昊轩也加入其中,体会其中滋味。

他发现,无论是办一场活动忙到凌晨才回到宿舍,还是为了一个议题彼此争得面红耳赤,但结果总令人收获满满。姚昊轩说,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努力,身在其中,他感受到了“在一起”的温暖,也理解了“奉献”的价值。

于是,姚昊轩开始慢慢理解爷爷和父亲的选择。

正如爷爷所讲,他走了,村里娃谁来教?更何况,他还是党员,党员要讲奉献。

父亲说,他是党员,学校有事,社会上有事,他们党员必须上一线。

姚昊轩开始理解,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有些苦,必须有人去面对。

那么,谁去面对?谁去做?在学校,姚昊轩看到的是党员,在社会,亦是如此。

姚昊轩说,其实,帮人也是在帮自己。帮人的过程中,他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待人接物能力也在增强。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百名青年讲百年”活动中,姚昊轩用《三代党员,三个天地》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爷爷、父亲和他自己的入党经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姚昊轩受爷爷和父亲的启发,申请入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入党真是好事?姚昊轩从爷爷和父亲的经历现身说法,如果没想好,未必是好事。

入党是个“紧箍咒”,除了国法,还受党规约束。入党要求多,天天谈奉献,好处往后躲。事多,误会也就多……因此,选择入党,必须想好是否能不断自我鞭策,是否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否能做到荣辱与共……

一次偶然,姚昊轩发现了爷爷的“秘密”:在爷爷的衣柜下,用纸小心包裹着一些奖状和报道。其中包括爷爷获得“陕西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的奖状,也有当年媒体对爷爷的报道。

父亲告诉姚昊轩,这些是爷爷一辈子的骄傲。在外人看来,爷爷只是一名普通教师,若细细拆开,背后有太多关于奉献的故事可以娓娓道来。

姚昊轩说,爷爷无疑是幸运的,爷爷的默默付出至少没有被人遗忘。而国家那些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空母舰等标志性项目背后,又有多少人寂寂无名,又有多少人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默默为之付出。他们又为了什么?

姚昊轩将其理解为“信仰”的力量。

姚昊轩也在效仿爷爷和父亲的模样,决心入党。可入党不易,学生入党就更难。品行、能力、周围人评价……样样都是考核范围。正是因为争取者多,录取者少,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在看着,获评者才需要时时刻刻身体力行。

若问为什么这么难,还要入党?姚昊轩说,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一起帮扶、一起成长,不辱此生。入党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热血的事情。

转自: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