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语】以初心赴征程,让成长有方向——张芙宁老师的叮嘱
2025-09-06 西建大信控 点击:[]

编者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从校园到职场,从学业到事业,在生涯旅途的一个个十字路口,我们在抉择中锚定方向,在可能中追寻答案,用亲身实践回答青春与岁月,书写光荣与梦想。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推出“信语”栏目,邀请行业专家、知名校友、优秀学子等,书写他们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讲述他们弥足珍贵的经验心得。让我们共同循着他们的足迹,踏寻属于我们的道路与答案。

九月伊始,又是一年迎新时,新的信控人们也即将踏上自己的“星辰大海”。“信语”推出“致新生”系列,让我们听听新生辅导员张芙宁老师对刚来大学的新生们有怎样的叮咛。

个人简介:张芙宁,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硕士,202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现与杜瑶老师共同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辅导员。

亲爱的新同学们:

当你们带着十二年寒窗的沉淀,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入校园,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便正式启航。作为你们的辅导员,我既期待见证你们的成长蜕变,也深知初入大学的你们可能面临诸多挑战。结合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想以朋友的身份,与你们分享一些思考与建议,愿能为你们的大学四年指引方向。

一、关于学业:核准目标,坚定方向

刚进入大学的你们,怀揣着对自由探索的憧憬踏入校园,你们会看到优美的校园环境、遇到热闹的“百团大战”、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但请记住,要避免“大学终于可以摆脱题海,好好放松”的想法。学业永远是大学四年的核心支柱,一份扎实的课程成绩单,不仅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证明,更是你们后续争取奖学金、保研资格、优质实习机会乃至心仪工作offer的“敲门砖”。没有学业基础的支撑,其他的探索与尝试往往会缺乏根基,难以走得长远。在大学的校园中,少了家长在耳边的唠叨和老师的跟踪监督,你们更要绷紧学习这根弦,坚持“预习—学习—复习”三位一体的学习节奏。课前浏览教材目录、重点段落,标记出不懂的疑问点,带着问题去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课堂的核心内容;课上认真记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及时梳理课堂笔记,对照教材和课件补齐遗漏,通过做习题、整理思维导图等方式巩固知识点,尤其要重视错题的分析与总结,不让疑问积累成“知识盲区”。

其次,也要在大学中找准自己的目标,锚定好前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或许会有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的时刻,也会有迷茫和彷徨。这时无需焦虑,你们可以广泛接触通识课程,多去参加一些学术讲座,在不同领域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多和学长学姐交流专业选择的经验;若对科研感兴趣,不妨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计划或教师课题,在实践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要是遇到学习挫折,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别过分苛责自己,静下心分析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还是目标定得太高?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专注过程而非结果。你们要记住,每一次坚持,都是在为未来的突破积累力量。

二、关于生活:从“被安排”到“自己掌舵”

大学的自由,藏着对自主管理的考验。第一次独立生活,你们或许会纠结“作息表怎么排”“生活费怎么花”,别担心,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你可以准备一个日程本或用手机日历,每周日花15分钟规划下周任务——课程、作业、社团活动,甚至给家里打电话这样的小事都可以记下来。规律的作息、整洁的内务、适度的运动,这些小习惯会悄悄帮你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大学生活中,你们可能会遇到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刻。然而,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别独自承受。可以和朋友倾诉,也可以来找我聊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有专业的老师,能为你们提供帮助,它们就像“心灵加油站”,随时为你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关于成长: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力

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核心能力与品质的舞台。批判性思维能帮你们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不人云亦云;有效沟通是团队协作的基础,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未来工作,懂得表达与倾听都至关重要;而自我驱动则能让你们主动探索未知、持续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些能力,远比单一的分数更能决定你们长期的成长高度。

四、关于选择:“少而精”比“多而杂”更有意义

面对丰富的社团、学生组织和实践活动,不少同学会纠结如何选择。我的建议是,先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1-2个真正能提升自己的组织或活动,而非盲目跟风、贪多求全。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值得参加,要看它是否能让你学到新技能、拓展人脉,或是帮助你更了解自己。在平衡学业、社团与休闲时,把学业放在首位,制定时间计划,避免因活动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同时也要留出休闲时间,适当放松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与工作,别让自己陷入“忙乱却没收获”的困境。

尾声

最后,送你们一些心里话:

有人急着填满色彩,有人慢慢勾勒轮廓。别怕“慢”,重要的是每一笔都出自真心。愿你们既能在图书馆里啃下难啃的书,也能在社团活动里放声大笑;既能为了目标熬夜苦读,也能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我很好”。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信控大家庭”的一员。学习上的困惑、生活里的难题、对未来的迷茫,随时来找我——我的办公室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期待看到你们在校园里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让大学成为人生中最耀眼的一段旅程!人生如花,愿你们在这里,一路芳华,一路成长!

【信语】以初心赴征程,让成长有方向——张芙宁老师的叮嘱
2025-09-06 西建大信控 点击:[]

编者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从校园到职场,从学业到事业,在生涯旅途的一个个十字路口,我们在抉择中锚定方向,在可能中追寻答案,用亲身实践回答青春与岁月,书写光荣与梦想。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推出“信语”栏目,邀请行业专家、知名校友、优秀学子等,书写他们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讲述他们弥足珍贵的经验心得。让我们共同循着他们的足迹,踏寻属于我们的道路与答案。

九月伊始,又是一年迎新时,新的信控人们也即将踏上自己的“星辰大海”。“信语”推出“致新生”系列,让我们听听新生辅导员张芙宁老师对刚来大学的新生们有怎样的叮咛。

个人简介:张芙宁,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硕士,202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现与杜瑶老师共同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辅导员。

亲爱的新同学们:

当你们带着十二年寒窗的沉淀,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入校园,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便正式启航。作为你们的辅导员,我既期待见证你们的成长蜕变,也深知初入大学的你们可能面临诸多挑战。结合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想以朋友的身份,与你们分享一些思考与建议,愿能为你们的大学四年指引方向。

一、关于学业:核准目标,坚定方向

刚进入大学的你们,怀揣着对自由探索的憧憬踏入校园,你们会看到优美的校园环境、遇到热闹的“百团大战”、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但请记住,要避免“大学终于可以摆脱题海,好好放松”的想法。学业永远是大学四年的核心支柱,一份扎实的课程成绩单,不仅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证明,更是你们后续争取奖学金、保研资格、优质实习机会乃至心仪工作offer的“敲门砖”。没有学业基础的支撑,其他的探索与尝试往往会缺乏根基,难以走得长远。在大学的校园中,少了家长在耳边的唠叨和老师的跟踪监督,你们更要绷紧学习这根弦,坚持“预习—学习—复习”三位一体的学习节奏。课前浏览教材目录、重点段落,标记出不懂的疑问点,带着问题去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课堂的核心内容;课上认真记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及时梳理课堂笔记,对照教材和课件补齐遗漏,通过做习题、整理思维导图等方式巩固知识点,尤其要重视错题的分析与总结,不让疑问积累成“知识盲区”。

其次,也要在大学中找准自己的目标,锚定好前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或许会有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的时刻,也会有迷茫和彷徨。这时无需焦虑,你们可以广泛接触通识课程,多去参加一些学术讲座,在不同领域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多和学长学姐交流专业选择的经验;若对科研感兴趣,不妨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计划或教师课题,在实践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要是遇到学习挫折,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别过分苛责自己,静下心分析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还是目标定得太高?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专注过程而非结果。你们要记住,每一次坚持,都是在为未来的突破积累力量。

二、关于生活:从“被安排”到“自己掌舵”

大学的自由,藏着对自主管理的考验。第一次独立生活,你们或许会纠结“作息表怎么排”“生活费怎么花”,别担心,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你可以准备一个日程本或用手机日历,每周日花15分钟规划下周任务——课程、作业、社团活动,甚至给家里打电话这样的小事都可以记下来。规律的作息、整洁的内务、适度的运动,这些小习惯会悄悄帮你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大学生活中,你们可能会遇到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刻。然而,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别独自承受。可以和朋友倾诉,也可以来找我聊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有专业的老师,能为你们提供帮助,它们就像“心灵加油站”,随时为你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关于成长: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力

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核心能力与品质的舞台。批判性思维能帮你们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不人云亦云;有效沟通是团队协作的基础,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未来工作,懂得表达与倾听都至关重要;而自我驱动则能让你们主动探索未知、持续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些能力,远比单一的分数更能决定你们长期的成长高度。

四、关于选择:“少而精”比“多而杂”更有意义

面对丰富的社团、学生组织和实践活动,不少同学会纠结如何选择。我的建议是,先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1-2个真正能提升自己的组织或活动,而非盲目跟风、贪多求全。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值得参加,要看它是否能让你学到新技能、拓展人脉,或是帮助你更了解自己。在平衡学业、社团与休闲时,把学业放在首位,制定时间计划,避免因活动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同时也要留出休闲时间,适当放松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与工作,别让自己陷入“忙乱却没收获”的困境。

尾声

最后,送你们一些心里话:

有人急着填满色彩,有人慢慢勾勒轮廓。别怕“慢”,重要的是每一笔都出自真心。愿你们既能在图书馆里啃下难啃的书,也能在社团活动里放声大笑;既能为了目标熬夜苦读,也能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我很好”。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信控大家庭”的一员。学习上的困惑、生活里的难题、对未来的迷茫,随时来找我——我的办公室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期待看到你们在校园里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让大学成为人生中最耀眼的一段旅程!人生如花,愿你们在这里,一路芳华,一路成长!